求神 🙏 拜佛 💿 道乐 📀 佛曲 📝 关于...
请勿逼别人修行!
  请勿逼别人修行!
   2018年6月2日
  壹
  一次与朋友小聚,他说他很不喜欢跟修行人在一起,觉得很不舒服。我有些奇怪,问他:“那你跟我在一起呢?也是不舒服的感觉?”朋友说:“没有呀。我知道你是道教弟子,不过,除非我问你,否则你从来不跟我讲宗教呀修行呀啥的。我不知道修行是什么,不过我觉得你这样很好。”朋友说,他之所以没有选择修行,是因为他对修行人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
  朋友性格直爽,且光明磊落,他的事业也算风生水起。他谦逊、好结交朋友,而且待人真诚。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修行很好的人,只不过,他的修行与宗教无关。他常说,一个人可以穷,但不可以没有气节;可以富,但决不能为富不仁。做生意也好,做人也罢,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天地良心,如此也就算得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了。听到这样高谈阔论,我有些自惭形秽。在我的眼中,他的修行已经超越了宗教。
  修行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未脱离过修行,只有修行好与差之分。修行好的,品德高尚,一身正气;修行差点的,可能身上尚有很多恶劣的习气。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多与身上的这些习气有关。孟子说“人性本善”,这是就习性而言,因而,所谓修行,就是发挥身上的善性、摈弃恶念,使言行不愧于心,如此才心安理得、自得清净。儒家先贤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宏论,岂虚言哉!
  不过,很多人依然认为,修行是宗教的,因为没有戒律规范则不足以发挥善性,因此,一提及修行,总会给人一种“看破红尘”、“清净自守”、“清心寡欲”的形象。实际上,即使未进入宗教,日常洒扫、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皆有修行,因为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心展开的,只是未贴上“修行”的标签罢了。实际上,除了那几条戒律,其理念大多相通无碍,没有多大差别。

  贰
  人之所以走入宗教,不仅在于宗教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一种精神解脱,并学会与自己的本心相处。而且,大部分宗教都有一套完整严密的证悟体系,且不论下辈子的我们将何去何从,至少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当下实现精神的回归,这就是修行。很多人走入宗教就是寻求精神解脱的,这与逃避不同。逃避现实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远远超出了自身驾驭能力而主动缴械投降;精神解脱是让自己学会回归本心,站在道的高度关照现实。
  然而,这种境界太高,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遥不可及,因此,绝大多数人的修行或许是停留在表层的,即以焚香、叩首、诵经、持戒、行善、布施等作为主要的修行方式,并将因果、承负、报应、吉凶祸福等作为作为其主要的信仰准则,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修行的必经之路。从而,劝善也成了很多修行人的弘道手法。
  劝善,即劝人弃恶从善,皈依三宝,积德修行,以获得更多福报。自古善书无数,如汗牛充栋,流行较广,也是劝善功能的最佳体现。因此,修行人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劝善,只不过,劝善总是带有点悖论色彩。对于那些原本就本分的普通人,劝善似乎是有效的;而对于那些无恶不作的人,要么没有缘分遇上,要么没有缘分劝解,因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劝善显得困难重重。
  更可怕的是,修行之初,我们往往欣喜若狂,认为皈依宗教之后便意味着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然后发宏愿弘道。为了弘道,我们便开始四处“传道”,尽说些修行、吃斋、持戒的好处,并劝人积德行善,而且将别人的各种遭遇生拉硬拽地与其德行修为联系在一起,然后把种种难题一脚踢给前世,比如,别人生痤疮就说别人不积口德,别人前半生坎坷就说人家是童子命。其实人的命运哪儿有那么容易判断。

  叁
  修行过程中,很多人也易犯“修行病”,逢人就说,把别人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以期待对方的肯定和敬仰,并以此作为济世度人的方法。有几个朋友跟我说,我几年前就是这样的,以至于他们都不愿意约我出去小聚了。我后来才意识到这些问题。其实,过度执着于行善、布施、劝善会让人退避三舍,因为别人希望看到的是你修行之后的改变,而不是把行善布施当作“传销”一样来做,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十年前一位信仰耶稣的朋友,每次见到我都会讲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他们的主会派天使前来接引信主者进入异次元空间之类的话题,几乎一次不落,甚至有“如果你不信,你将在审判之日下地狱”之类的恐吓。后来便慢慢疏远了,至今少有往来。其实,类似的事情在修行人之中最为常见,或许,这种修行或许早已走入极端,脱离了轨道,不足取。
  皈依修行之后,很容易有门派之见,比如你修道,我学佛,然后各执己见、相互攻伐,进而言论偏激、心胸狭隘。殊不知,历史上曾有多位高道大德、高僧主张三教圆融,且出现了较为优秀的新宗派,如道家的全真和佛家的禅宗,其修行法门类似,直指人心,圆融万物。因此,从修行的角度看,我们可能需要超越宗教。
  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说:天道无为而无不为。修行与他人无关,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改变。作为修行人,我们不必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我们眼中的普度众生,如若不得法,对于有些众生来说可能是一种不期而至的痛苦。慈悲,福生无量天尊。

  上一条 佛教音乐能影响人的心灵
  下一条 儿女的命运,要靠他自己的福报和业力!

  延伸阅读
  禅师锄草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
  学佛与不学佛有什么区别 “人生”问题是一门大学问,尤其“生”与“死”是人生…
  护他自护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边的身恕林中对…
  阿兰若处 阿兰若是梵语aranya,有的经中写做阿练若,翻成中文为:闲静处…
  人缘不好要怎么办?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人总…

 [拜佛|广场][知识|经咒|心灵][佛曲]
© 2022-2024 www.QiushenBaifo.com 求神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