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底骗了谁?
2015年2月19日
什么人才能从旅行中有所收获?如果旅行算一种治疗方法,它确实有一定的洗涤灵魂的作用,但不会包治百病。
能从旅行中获益的人,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必然首先是善良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深情关注,同时努力捕捉世界的影响。
这些能从旅行中受益的行者,是心灵领域的艺术家,敏感含蓄,也许衣服又脏又破,跟人打交道呆头呆脑,但他们却有着大艺术家般细致的灵魂。他们从旅行磨合里,提炼营养物质。
就像有位朋友写的:关于旅行的意义也曾有过困惑,也曾有模有样儿学着别人从一个城市骑行到另一个城市,试图在旅途中体会人生的真谛。
也许天资不够,收获的除了疲惫就是满身泥土,那种骑着骑着突然顿悟的感觉从没出现过。旅行到底为了什么?我望着我的山地车想不出答案。
没有顿悟,从侧面反证旅行不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它因人而异,因人生观而异,因人生阅历而异。就像读书,每个个性鲜明的读者,满怀希望地读,但多数人还是只看懂我们熟悉的道理。
旅行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片止痛药,也许可以治好诸如失恋、恋人劈腿、工作压力大这类无关存亡的小毛病,清除我们被优越生活惯坏的寂寞病,但治愈不了癌症。
所以,通过一次旅行就让人净化心灵,攘除偏见、狂妄、心灵畸形,这是最让我受不了的赤裸裸的胡扯。可是,数量可观的旅行达人依然大肆贩卖这些旅行意义,企图用旖旎的风光加上幻象的旅行意义,引诱饥寒交迫的人们辞职、放弃工作甚至学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上朝不保夕的旅费去探求旅行牛人倡导的引人入胜的奇迹之旅。
旅行是营养品,旅行也可以冲动,但我们不该盲从,尤其不要为赢得别人的尖叫盲目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你认为旅行是给你提供成长机会的话,那么迈出第一步之前,你对自己的旅途进行细致规划,正是你不再做个旁观者,从此亲自经历成长的有益铺垫。
如果你连这第一步都做不到,哪里还有谈我要成长的资格呢?
如果你连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手段都不具备,却一味要到旅行中去经历悲喜交加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这样认定旅行的意义,听上去自由又美好,但它不健康,也未必有好收获。
思考人生,懂得关爱别人,领悟死亡意义,难道一定要去印度,要到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亲临其境才行吗?
如果你对城市路边一只濒临死亡的流浪猫熟视无睹,如果你对自己父母也缺少关心的话,那么,即使在特雷莎修女创办的“垂死之家”直面死亡,你也不会就此清醒,更深一步地领会爱与奉献的意义。即使震惊,一觉醒来,你依然是原来的你。
我反对的不是旅行本身,而是打着开阔眼界和让心灵成长的旗号所写的那些迎合消费者心态倡导旅行的书。
现在,很多旅行牛人都有赞助,或靠卖字维持生活,他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长年累月四海为家,但这方式普及不了。
引用网络名言:有时候我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很多人骑车来了一次西藏心灵就被净化了,而我在藏区待了20年还是这么龌龊......
上一条 什么是闭关
下一条 情商高的人日常的十种表现
延伸阅读 进寺庙的注意事项 (1)最好不要对着佛像照相,开过光的东西照了不太好,如果… 学佛后不要让人觉得另类 大家修行学佛,你一定要看看周围的情况,一定要尊重现… 微尘与世界 在常人的认知里,大的不是小,小的不是大;有的不是无,无的不是有… 成佛后做什么? 有人问,成佛以后干什么去?是什么形象?是不是金碧辉煌的,像… 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 “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