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 🙏 拜佛 💿 道乐 📀 佛曲 📝 关于...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文 / 梦参法师 2014年05月18日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梦参老和尚说:我说这话或许有人会怀疑说:“我念观世音菩萨念得不少,大悲咒我也持得很多,我的痛苦,好像是没有得救!”这个问题跟念地藏王菩萨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得从心理上解决,一者是每部经都告诉你求菩萨要至心。我们问问自己有没有达到至心,至心是什么心呢?就是一心,什么叫一心呢?你必须跟他相应,虽然你没有证得,你得明白,也就是你能理解这个意思,这才容易相应。
  幽谷大师说:‘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度众生,而众生念念和他们的心愿相违背!’这怎能怪佛菩萨没有感应呢?众生念佛的诚恳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心力强弱有别,感应也因此而有辨别。惠空法师说:透过知见、胜解,建立对于佛菩萨的功德、本愿、种种化现的信心,再透过念佛,不断修行三昧禅定,就能达成佛菩萨的感应。而在这感应当中,会随著我们的好乐、根性、心量大小、法门而感应到不同层次的佛菩萨功德,而这就完全是众生个人机感所致了。

  2、行善要长期坚持
  按照了凡四训努力去做,用10年,20年,30年的时间,恳恳切切、认认真真地去做,一定会有大效果。所谓:“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3、身处逆境,也许是重罪轻报的现象
  印光大师云:如所说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此系一定之理,断不致或有虚妄。然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此种不合理之疑议也。。。。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文钞续编卷下复周颂尧居士书)转业改命肯定是可以的。《涅盘经·师子吼品》说:“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但重大定业肯定还要受一些的。佛典中说,以佛力之大,亦难卒灭定业,但也非绝对不可灭,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智恺《法华文句》卷十说:“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可转、消定业。

  4、佛菩萨有一种加持叫做:显感冥应
  显感冥应:如现生竭诚礼念,不见护祐之迹,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是也。虽然很精进地修行,但似乎没有明显的感应。事实上,冥冥之中,佛菩萨的加持力已经为你化解了很多灾难。我们没有他心道眼,看不到三世因果。众生的因缘根机的差别很大。毛凌云居士说:其应之大小优劣不同,在其诚之至与未至而已,纵令心不谛信,致诚未极,但能一念投诚,亦必皆蒙利益,随己一念之诚而分优劣,但不能如竭诚尽敬者蒙益之殊胜超绝耳。

  5、恳求佛菩萨可许则许
  陈海量居士说:善业恶业的报应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身前身后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没有慧眼怎能知道呢?从前恶业做得多的人,不但今生要受苦报,就是来生也不容易了结。现在因为我们归依三宝,忏悔过去罪业,修行种种善事,就能得佛的慈悲保佑,使严重的果报变得轻微一些。像净土圣贤录,吴毛遭难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假使我们的业报中,应该先受到水灾,火灾,盗贼,病苦,以及谋事无成,家口不安等等厄难;我们只希望苦难受得轻一些—所谓重报轻受,使得我们消除从前的业障;然后因著这不如意的因缘,才能引起更大的福利收获,以达到现在所求的愿望。这是我们所不能预知的,只有求佛菩萨保护我们,许可我们!这一层意义,比较第一种‘许’义,更进一层。 (按:许可小灾)
  可不必许的意义:若是我们的前因,本来可以达到我们所愿求的,可是所求的事情,倘若伏有后患;这样虽然我们祈求您,也请您可怜我们的愚痴,非但不必允许我们的请求,并且要求您,就是在我们夙业分上,本来可以得到的,也要使我们所谋求的不能成就。这较第二‘不必许’义,也深一层。(按:不许可世间利益)

  6、达摩禅法的“四行”
  “四行”指“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其要旨在于以清净本性了悟佛法以至觉悟之境。初报怨行者,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忤。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

  7、逆缘能够助成道业
  佛说:以苦为师。一味的顺境对修行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古人说:从来富贵迷人眼,几人到此误平生!面对 逆境,如果我们能够看破放下不是更好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信愿念佛,一定得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上一条 修行的实质——修心
  下一条 为何遇见恶神及如何远离

  延伸阅读
  该带多少行李 小一和尚要西行取经。 师父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
  安禅何须劳山水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敞房廊。 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
  茶,禅,佛 佛教的原始教义是厌恶人身,鄙薄生产劳动。僧人的生活来源是依靠乞…
  禅者的风采 沧海客,何日舍孤舟? 记否江南红蓼岸, 芒鞋锡杖瞰清流, …
  什么是禅宗 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

 [拜佛|广场][知识|经咒|心灵][佛曲]
© 2022-2024 www.QiushenBaifo.com 求神拜佛